查看完整版本: [-- 专注力不庸碌 --]

中国全脑开发论坛 -> 专注力训练 -> 专注力不庸碌 [打印本页] 登录 -> 注册 -> 回复主题 -> 发表主题

苗然 2021-12-29 17:36

专注力不庸碌

你可能已经听说过一万小时天才理论。这套理论告诉人们,要在某个领域脱颖而出,最好是能有一点天分或者很强的兴趣,但决定成就大小的关键,却在于能否保持长时间的一贯努力。这个时间该有多长,没有一定之数,但大体上不能低于一万小时。

  好了,一万小时听上去很长,依照每天四小时或者六小时、八小时、十小时来划分,总共需要好几年。那么,能否说只要每天花上几小时,持续几年下来,就能涌现出个天才?

  这个很难说。一万小时天才理论当中,有一项半隐含的原则,即时间利用质量,也就是说,需要一万个有目的而高效利用的小时投入。如果我们只是开个电脑播放着音乐,一边处理文档,一边跟人QQ聊天,时而刷新微博,桌上的电话和手机还不时响起,那么这样的一小时,从利用质量来看,很可能只有专心者的几分之一乃至几十分之一。

  让我们分别对工作时间、闲暇时间的安排列出一张清单,写明各项安排占据的时间比例,就不难发现,在两类状态下,我们都浪费了很多时间,就像上段所列举的那样,真正用于工作的时间往往不到三分之一。非但如此,我们在无意义的事情上往往会投入过多时间和精力,还会因此影响自己的情绪,这也被称为“无底洞现象”。

  往小了说,日复一日浪费时间,工作成效很难达标,生活的品位和质量高不到哪里去;往大了讲,因为不专注,我们所过的就叫作庸碌的人生。如果不满足于人生庸碌,改变自己,就应当设法让自己善于专注,就拿工作来说,如果我们能用更少的时间、更小的效率解决原先解决不了的难题,所获得的不但有卓越的工作绩效、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,还将把更多时间留出来供自己支配。

  英国剧作家、咨询顾问于尔根·沃尔夫所著的《专注力:化繁为简的惊人力量》(原书第2版)一书最近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引进出版。书中指出,要想做到专注,首先需要明确你想要获取什么,有必要设定一套SMART目标:S(specific)具体、M(measurable)可计量的、A(attainable)可获得的、R(realistic)现实的、T(timely)及时。具体和可计量两项要素都要求我们,善于将宏伟的目标进行分解,这有助于开展相关的时间管理,以及随时挑战执行方式。目标的可获得性、现实性,是确保任务执行连贯的关键。而及时性的要求恰好是对拖沓积习的一种遏制。

  书中讲到的专注策略包括四个方面,一是专注时间模式,二是克服专注障碍,三是专注于已经奏效的事情,四是战胜拖延。专注时间模式要求我们梳理出自己的行为方式,特别是工作和生活中时间花费的方式,找出其中的不良部分,寻求更好的替代品。克服专注障碍,则应认真分析时间清单上那些显得无效、低效的安排,进行删除或减少处理,对任务进行重新分解,把时间和精力主要花在自己擅长及感兴趣的方面。专注于已经奏效的事情,即是借助已获得的执行成果,将一些有效做法经分析提炼后,努力确立为自己的习惯。战胜拖延,需要训练自己对事件后果的具象化想象能力,逐渐减少妨碍执行的主观因素,并找出让自己对执行任务感到抗拒或力不从心的客观因素,设法予以优化。

  人在危急时刻往往会激发出超乎自己想象的潜能,这实际上是多重性格和行为方式的体现。从这个意义上讲,人有意识地发掘自己的多重性格,找出较佳的“第二自我”性格及配套策略,有助于提高专注水平,《专注力:化繁为简的惊人力量》中就此提出了详细建议。此外,该书还对应用专注力提高管理其他人的能力、改善语言沟通效果、建立信息专注、应付文案和会议多项事务性工作等方面,一一进行了细致的情境分析,并得出了可供参考的操作建议。

  自我管理,也是需要学习的。这一课,让我们从《专注力》开始。这也是人生不庸碌的开始吧。
[attachment=38621]


查看完整版本: [-- 专注力不庸碌 --] [-- top --]



Time 0.093750 second(s),query:5 Gzip enabled